<td id="1og1e"><nav id="1og1e"></nav></td>
  • <object id="1og1e"></object>
    <table id="1og1e"></table>
    <p id="1og1e"><del id="1og1e"><xmp id="1og1e"></xmp></del></p>

        <td id="1og1e"></td>

        服務熱線:0532-88919318

        一、PPP定義

        廣義:只要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開展的政府方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形式均屬于廣義PPP范疇。它不局限于項目的融資,包含了設計、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移交等項目全生命周期不同環節的合作。

        狹義:狹義上PPP的典型模式是設計-建造-融資-運營(DBFO)。

        二、PPP與特許經營的關系

        采用特許經營模式的項目更傾向于項目本身有一定的經營性且具有獨家壟斷性質,如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市政工程等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項目。

        PPP模式適用范圍更為廣泛。

        三、PPP的運作方式

        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根據項目的合作內容、合作期限等具體情況,PPP模式可以表現為不同的運作模式:

        1、委托運營(Operations & Maintenance,簡稱O&M)

        2、管理合同(Management Contract,簡稱MC)

        3、建設-運營-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簡稱BOT)

        4、建設-擁有-運營(Build-Own-Operate,簡稱BOO)

        5、轉讓-運營-移交(Transfer-Operate-Transfer,簡稱TOT)

        四、PPP模式適用的范圍

        (一)基礎設施類:

        1、市政設施:供水、供暖、供氣、污水、垃圾處理及地下綜合管廊等;

        2、交通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

        (二)公共服務類:醫療衛生、旅游、教育培訓、健康養老、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三)其他:水利、農業、林業、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

        五、管理部門

        財政部門統籌負責在公共服務領域的PPP改革工作;

        國家發改委統籌負責基礎設施領域的PPP推進工作。

        六、PPP項目的參與主體

        通常包括:政府、社會資本、融資方、承包商和分包商、原料供應商、專業運營商、產品和服務購買方、保險公司以及專業機構等多個主體。

        社會資本主要有:從所有制形式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等;從參與方式看包括單獨投資人和聯合體投資人。

        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銀行、產業基金、信托、保險

        其他機構包括:咨詢機構、承包商、設計單位、監理公司、運營商、材料供應商等。

        七、PPP項目的審批及操作流程

        PPP項目主要包括項目識別階段、項目準備階段、項目采購階段、項目執行階段、項目移交階段等五個階段。

        其中項目識別階段主要工作有:項目建設手續審批、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

        項目準備階段主要工作有:管理架構組建、實施方案編輯、實施方案審核。

        項目采購階段主要工作有:資格預審、采購文件編制、響應文件評審、談判與合同簽署。

        項目執行階段主要工作有:項目公司設立、融資管理、績效監測與支付、中期評估。

        項目移交階段主要工作有:移交準備、性能測試、資產交割、績效評價。

        八、入庫項目范圍

        (一)適宜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入庫項目應具有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投資規模相對較大、需求長期穩定等特點。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要重點關注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氣、污水和垃圾處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教育、醫療和養老等,優先選擇收費定價機制透明、調價機制靈活、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

        (二)投資總額和期限符合要求。項目投資總額原則上不低于1.5億元。合作期限原則上不低于10年。

        (三)項目能建立清晰的風險分擔機制。原則上項目設計、建設、財務、運營維護等責任由社會資本承擔,政策和法律變更、最低需求等責任由政府承擔。

        九、項目庫分類及入庫標準

        財政廳PPP中心根據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申報項目的性質及成熟度,分別建立儲備項目庫(包括:意向項目庫、備選項目庫、推介項目庫)、執行項目庫、示范項目庫。

        (一)儲備項目庫

        1、意向項目庫。指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各級財政部門征集和篩選后上報的PPP項目。入庫條件:一是新建、改建項目具有初步實施方案,存量項目(存量項目是指通過前期調研、設計、審批、建設,已經開始運行,但尚未到期結束的項目)具有存量公共資產的歷史資料和初步實施方案。二是提交項目產出物說明。三是通過財政部綜合信息系統和省財政廳PPP中心信息采集系統網上同時申報。

        2、備選項目庫。指已列入意向項目庫,財政廳按照一定條件和程序篩選的推介備選項目。入庫條件:一是項目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二是新建項目應按規定程序做好立項、可行性論證等項目前期工作。三是已經委托中介咨詢機構編制完成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

        3、推介項目庫。指已列入備選項目庫,財政廳按照一定條件和程序篩選并經財政廳公開推介的重大PPP項目。入庫條件:一是項目投資額較大、落地成功率較高、具有行業代表性。二是同級(省、市、縣)財政部門對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出具論證通過的意見。三是同級(省、市、縣)政府對正式實施方案出具審核通過的意見或實施方案已報政府審核,已經進入或近期可以進入項目采購階段。四是已列入年度開發計劃。

        對于已經納入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系統或2013年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范圍的融資平臺公司存量項目,轉型為PPP項目的,將在項目篩選和推介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二)執行項目庫。指已列入推介項目庫,并完成正式PPP合同簽署或已經成立項目公司,進入執行階段的項目。

        (三)示范項目庫。指經財政廳或相關機構從執行項目庫中擇優選擇并適時向社會公開推廣的項目。入庫條件:一是項目運作程序規范,項目資料齊備。二是項目已經落地簽約,運作情況良好。三是項目成熟度和行業可示范程度高。

        十、項目申報程序

        (一)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業、本地區項目的征集、篩選和申報工作。項目材料由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報送至財政廳PPP中心,并通過財政部綜合信息系統和省財政廳PPP中心信息采集系統網上同時申報。

        (二)財政廳PPP中心會同財政廳相關處室及相關部門,邀請中介機構進行初步篩選,反饋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進一步完善并進行物有所值、財政承受能力、實施方案評審等工作,各省直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財政部門經完善和調整后正式行文向財政廳PPP中心進行申報。

        (三)財政廳PPP中心牽頭,根據項目性質及成熟度提出意見,經財政廳PPP工作機制研究后入庫并實時更新、定期發布,擇優向財政部推薦。

        十一、項目采購方式

        財金113號文規定了PPP項目采購方式包括: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和單一來源采購。

        同時新增了強制資格預審、現場考察和答疑、確認談判、采購結果及合同文本公示等程序性要求。

        十二、PPP項目的平均投資額及合作周期

        根據測算,進入項目執行階段的PPP項目平均投資額一般在16億元左右;

        PPP項目的合作期限一般為10-30年;

        PPP項目年化收益率一般在8%—10%左右。

        十三、PPP項目回報機制

        1、使用者付費

        2、政府付費

        3、可行性缺口補助

        十四、社會資本退出的方式

        1、資產移交退出

        2、股權轉讓退出

        3、資產證券化方式退出

        注: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敬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或協商。

        Copyright @2011-2012 版權所有 青島零零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備案號:37020020060600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td id="1og1e"><nav id="1og1e"></nav></td>
      1. <object id="1og1e"></object>
        <table id="1og1e"></table>
        <p id="1og1e"><del id="1og1e"><xmp id="1og1e"></xmp></del></p>

            <td id="1og1e"></td>